甲子冬偶书

· 王逢
云东乱定少新知,江左书来有跛儿。 才尽罢为文自祭,醒狂宁要锸相随。 天家青女催衣急,漏水金人上箭迟。 却喜故妻原上树,十年羁羽托深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东:指东方。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跛儿:指行动不便的人,这里可能指书信传递不便。
  • 才尽:才思枯竭。
  • 文自祭:自己写文章祭奠自己,比喻自嘲才思已尽。
  • 醒狂:清醒而狂放。
  • :古代的一种农具,这里可能指跟随的工具或象征。
  • 天家:指皇室。
  • 青女:神话中的霜神。
  • 漏水金人:指古代计时器,金人指计时器的装饰。
  • 上箭迟:指时间流逝缓慢。
  • 故妻:已故的妻子。
  • 原上树:原野上的树,这里可能比喻安息之地。
  • 十年羁羽:比喻自己长期漂泊在外。
  • 深枝:指树的高枝,比喻安稳的依靠。

翻译

东方乱定后,我少有新知,江东传来书信,却是个行动不便的人带来的。 我的才思已尽,只好罢笔,自嘲地写文章祭奠自己,清醒而狂放的我,不需要任何工具相随。 皇室中霜神催促着做衣,而计时器上的箭却走得缓慢。 我欣喜的是,已故的妻子安息在原野的树上,我这十年漂泊的羽毛,终于找到了深枝作为依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逢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云东乱定少新知”和“江左书来有跛儿”描绘了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而“才尽罢为文自祭”则流露出才思枯竭的自嘲。后两句通过对天家和漏水金人的描写,隐喻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故妻原上树”和“十年羁羽托深枝”寄托了对亡妻的思念及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思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