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道子

· 王冕
三月不见吴道子,十日两渡钱塘江。 诗书压架自足乐,风月满坛谁敢降? 菖蒲青青绕石壁,薜荔密密缘山窗。 归来不道簿书急,漫对阿戎言老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誉为“画圣”。
  • 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 诗书:指文学和书籍。
  • 风月:指自然风景和月光,也常用来比喻诗文中的意境。
  • 菖蒲(chāng pú):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端午节习俗中。
  • 薜荔(bì lì):一种藤本植物,常攀附在墙壁或岩石上。
  • 簿书:指公文和书籍。
  • 阿戎: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 老庞:指年老的庞德公,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庞统的父亲。

翻译

三月未见吴道子,十日之间两次渡过钱塘江。 诗书堆满架,自有乐趣,风月满坛,谁敢不敬? 青青的菖蒲环绕着石壁,密密的薜荔攀缘在山窗。 归来并不急于处理公文,只是随意对年轻的阿戎谈起老庞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冕对艺术与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书压架自足乐”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而“风月满坛谁敢降”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欣赏。后两句通过对菖蒲和薜荔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象征诗人的隐逸情怀。结尾的“归来不道簿书急,漫对阿戎言老庞”则体现了诗人不问世事,只愿与年轻人分享往昔故事的悠闲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