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群獐出谷图
我家崆峒南,丁年习骑射。
每忆逐群獐,应手相枕藉。
一行吏风尘,此事更何睱。
朝来阅短幅,归兴辄命驾。
丹青知谁欤,想与二易亚。
看猿良独痴,失林还可讶。
尔躯幸无罪,尔肉鲜可炙。
毛脐竟自贼,何异狨与麝。
水草苟自足,慎勿害农稼。
恐逢曹景宗,数肋不汝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崆峒(kōng dò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
- 丁年:成年。
- 枕藉:横七竖八地躺在一起。
- 睱(xiá):空闲。
- 短幅:小幅的画。
- 二易:指易元吉,宋代画家,擅长画猿。
- 看猿良独痴:这里的“猿”指的是画中的猿,形容其形态呆滞。
- 失林:离开树林。
- 尔躯幸无罪:这里的“尔”指的是画中的獐,意指獐本身无罪。
- 炙(zhì):烤。
- 毛脐:指獐的脐部,此处用以比喻獐的自我毁灭。
- 狨(róng):一种小型的猿。
- 麝(shè):一种有香味的哺乳动物。
- 曹景宗:三国时期魏国将领,以勇猛著称。
- 数肋不汝赦:意指即使獐的肋骨数目不多,曹景宗也不会放过它。
翻译
我家住在崆峒山南,自成年起就练习骑马射箭。每当回忆起追逐群獐的情景,它们应声倒地,横七竖八地躺在一起。后来成为官员,奔波于风尘之中,再也没有空闲做这样的事。早晨看到这幅小画,勾起了归乡的念头,便决定驾车回家。这画是谁的作品呢?想来与易元吉的水平相当。画中的猿看起来很呆滞,离开树林的样子也让人惊讶。画中的獐啊,你本身无罪,你的肉还很鲜美可以烤来吃。但你却因自己的毛脐而自取灭亡,这与狨和麝有何不同?只要水草充足,你就应该小心不要伤害农作物。恐怕遇到曹景宗这样的猛将,即使你的肋骨不多,他也不会放过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自由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画中獐的描写,隐喻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弱肉强食现象的批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作物保护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