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 方回
含桃豌豆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 岂谓单衣挥扇手,仍为败絮拥炉身。 唾壶甫换痰仍满,药贴多誇料不真。 火热冰寒但绝欲,世间疫疠本无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含桃:樱桃。
  • 豌豆:一种蔬菜。
  • 罂粟花:一种植物,花色艳丽,果实可制鸦片。
  • 单衣:指轻薄的夏衣。
  • 败絮:破旧的棉絮。
  • 唾壶:痰盂。
  • :刚刚。
  • 药贴:药方。
  • :夸大。
  • 料不真:指药材的质量不佳。
  • 火热冰寒:形容极端的天气或身体状况。
  • 绝欲:断绝欲望,这里指避免接触可能的疫病源。
  • 疫疠:瘟疫。
  • 无神:没有神灵,指疫病并非神灵所为,而是自然现象。

翻译

品尝新鲜的樱桃和豌豆,欣喜于初夏的到来,罂粟花旁已是春意阑珊。 本以为可以穿着单衣挥扇享受夏日,却仍旧裹着破旧的棉絮围炉取暖。 刚换的痰盂里又积满了痰,药方上虽夸大其词,药材却并不真实有效。 无论是火热还是冰寒,只能断绝一切欲望,世间瘟疫本就不是神灵所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病后初夏的生活景象,通过对樱桃、豌豆等新鲜食物的品尝,以及对罂粟花边春意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单衣挥扇手”与“败絮拥炉身”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后两句则通过“唾壶”和“药贴”的描写,揭示了病痛的困扰和医疗的无奈。最后,诗人以“火热冰寒但绝欲”表达了对疫病的态度,认为瘟疫并非神灵所为,而是自然现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