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嘉宰王吉卿满任

永嘉令尹冰雪胸,永嘉之民齐鲁风。 公未下车六载前,乡村寂莫鸡犬空。 民畏县门如虎穴,吏卒隳突乎西东。 公来抚字六载后,家家机杼年年丰。 人以庭家视官府,心事洞达民情通。 剚繁治剧谈笑里,兴废补弊千年功。 平生学道得古意,仁爱一念阳春融。 公庭罕闻响鞭朴,千门月色弦歌中。 乃知德化最有补,宜与俗吏开盲聋。 丹桂江上明昼锦,忽起归兴随征鸿。 冷官岁晚感知已,双凫直上何匆匆。 愿将政绩告太史,芳猷从此书无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永嘉:地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 令尹:古代官名,相当于县令。
  • 冰雪胸:比喻清廉正直。
  • 下车:指官员到任。
  • 抚字:指治理百姓。
  • 机杼:指织布机,比喻勤劳生产。
  • 庭家:指官府如同家庭,亲切和谐。
  • 洞达:明白透彻。
  • 剚繁治剧:处理繁杂和紧急的事务。
  • 兴废补弊:振兴衰败,修补弊端。
  • 古意:古人的风范和原则。
  • 阳春融:比喻温暖如春,仁爱之心。
  • 鞭朴:鞭打,指严厉的刑罚。
  • 德化:以德服人,教化百姓。
  • 盲聋:比喻无知和闭塞。
  • 丹桂:桂树的一种,比喻高洁。
  • 江上明昼锦:比喻美好的景象。
  • 归兴:归乡的兴致。
  • 征鸿:远行的鸿雁,比喻离别。
  • 冷官:指职位低微、不受重视的官员。
  • 双凫:指官员的官印,比喻官职。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载历史。
  • 芳猷:美好的谋划或政策。

翻译

永嘉的县令清廉正直,永嘉的百姓有着齐鲁之地的风范。在王吉卿未到任的六年之前,乡村冷清,鸡犬不闻。百姓畏惧官府如同虎穴,吏卒四处横行。王吉卿来治理百姓六年后,家家户户勤劳生产,年年丰收。人们将官府视为家庭,官民心意相通。在谈笑间处理繁杂和紧急的事务,振兴衰败,修补弊端,功在千秋。他学到的古人的风范和原则,仁爱之心如同春日的温暖。官庭中很少听到鞭打的声响,千家万户在月色中弹唱。这才知道德化对于教化百姓最为有益,应该让那些俗吏开悟。丹桂树在江边明亮的白昼中如锦绣般绚烂,忽然起了归乡的兴致,随着远行的鸿雁离去。职位低微的官员在岁末感受到知己的温暖,官印直上,匆匆离去。愿将他的政绩告知太史,他的美好谋划将永远被记载。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永嘉县令王吉卿的清廉正直和卓越政绩。通过对比王吉卿到任前后的永嘉景象,突出了他的治理成效和对百姓的仁爱。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冰雪胸”、“机杼”、“阳春融”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王吉卿的品德和政绩。结尾处表达了对王吉卿政绩的肯定和希望其事迹被历史铭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对一位好官的赞美和纪念。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