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观灯下半开杏花
一枝浓艳照华堂。暖蕊贮春光。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
静怜疏影伴昏黄。添麝入炉香。惜花人老情缘在,云屏晚、银烛高张。细泻一杯春露,浩歌微雨东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暖蕊:温暖的、含苞待放的花蕊。
- 贮春光:蕴含着春天的气息和美好。
- 写生:原指绘画时对着实物或风景直接描绘,这里指描绘杏花的画作。
- 徐熙:南唐画家,以画花鸟著称。
- 百子池:传说中西王母的池塘,这里泛指美丽的池塘。
- 红妆玉颊:形容女子妆扮艳丽,面颊如玉。
- 帘苫:窗帘。
- 宫妆:宫廷中的妆扮。
- 疏影:稀疏的影子,指杏花的影子。
- 添麝:加入麝香,使香气更浓。
- 云屏:云状的屏风,这里指屏风或窗帘。
- 银烛:银色的蜡烛,指明亮的灯光。
- 浩歌:高声歌唱。
- 微雨:细小的雨。
翻译
一枝艳丽的杏花照亮了华丽的厅堂,它那温暖的花蕊中蕴含着春天的光芒。不必羡慕徐熙的画技,这风流的花朵就在百子池旁绽放。它点缀着红妆和如玉的面颊,窗帘上粉淡的宫廷妆扮。
静静地欣赏着杏花稀疏的影子在黄昏中陪伴,炉中加入麝香使香气更浓。珍惜花朵的人虽老,情感依旧,云状的屏风在夜晚,银烛高照。细细地倾倒一杯春露,在微雨中高声歌唱,声音传到东墙。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灯下半开的杏花,通过“暖蕊贮春光”等词句,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杏花的娇艳。诗中“写生莫羡徐熙笔”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隐含了对艺术创作的自信。后文通过“疏影伴昏黄”、“添麝入炉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情感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