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山
春风吹船著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皵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乃是虾蟆精。
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馀年耗中国。
天官烛其阴有毒,敕丁破口劙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无人收。
树根穿尻蛇入肚,老鸦啄背狐粪头。
牧童时时放野火,耕夫怒击樵夫剁。
自从残堕不能行,见者唾之闻者骂。
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
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
致令骄气吹臊腥,干霄上食天眼睛。
百虫啖尽心未已,假作鼓吹怡人情。
三月江南春水涨,纡青拖紫争跳浪。
渔父持竿不敢言,猎夫布弩空惆怅。
黄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科斗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著 (zhù):停靠,停留。
- 牛轭 (niú è):牛的颈轭,这里指山名。
- 扶藜 (fú lí):拄着藜杖。
- 皴皵 (cūn què):皮肤干裂的样子。
- 拊摩 (fǔ mó):抚摸。
- 野人 (yě rén):乡野之人,指当地居民。
- 太仓 (tài cāng):古代国家粮仓。
- 天官 (tiān guān):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
- 敕丁 (chì dīng):命令丁壮,指命令劳力。
- 劙 (lí):割破。
- 突兀 (tū wù):高耸突出的样子。
- 尻 (kāo):脊骨的末端。
- 科斗 (kē dǒu):蝌蚪。
翻译
春风吹动船只停靠在名为牛轭的山边,我拄着藜杖直上山脊。山上的石头古老而怪异,皮肤干裂,长满碧绿的苔藓。我来此地不知这石头有何名堂,抚摸其怪状心中也感到惊奇。当地居民指点着告诉我,这石头是虾蟆精的化身。
古时候这虾蟆精曾偷盗国家粮仓的粮食,三百多年来一直在消耗国家资源。天官发现它阴险有毒,命令劳力割破它的脚。至今这石头仍高耸在山上,雨淋日晒无人收拾。树根穿透其脊骨,蛇钻入肚中,老鸦啄食其背,狐狸在其头上拉粪。牧童不时放火烧它,农夫愤怒地击打,樵夫用斧头砍剁。自从它残破不堪无法行动,见到它的人唾弃,听到它的人咒骂。
虾蟆啊虾蟆,你并非令仆,无功怎能窃取天赐的俸禄。如今虾蟆遍布各地,天官为何不灭其族。致使它傲气冲天,上食天眼,百虫啖尽仍不满足,假装鼓吹取悦人心。三月江南春水涨,虾蟆拖着青紫的身体在波浪中跳跃。渔夫持竿不敢言语,猎人布下弩箭空自惆怅。黄发老人与幼童相互引以为悲,田中还有蝌蚪在游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虾蟆山的怪石,隐喻了社会中无功受禄、贪婪无厌的现象。诗中,虾蟆精被赋予了偷盗国家资源的罪行,最终被天官惩罚,留下一块突兀的石头,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无功受禄、不劳而获行为的批判,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界中虾蟆等生物的无奈与悲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