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琴士会龙

· 方回
古琴口歌兮手弦,今琴何为兮不然。今人作诗动千篇,不弦不歌兮无传。 关雎麟趾留遗编,离骚以来诸吟仙。我每见之月在渊。 请君携琴诣我古梅前,君弦其后兮我歌以先。君如夜寒不来旃昌黎之十操兮,将独歌之泪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口歌:指边弹边唱。
  • 手弦:指弹奏古琴。
  • 关雎麟趾:《诗经》中的篇名,这里指古代的诗歌。
  • 遗编:指流传下来的经典。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这里泛指古代的诗歌。
  • 吟仙:指擅长吟诗的人。
  • 月在渊:形容诗境深远,如月在深渊。
  • :到,前往。
  • :这里指琴。
  • 昌黎之十操:指韩愈的十首琴曲。
  • 潺湲:水流声,这里形容泪水不断流淌的样子。

翻译

古时的琴,人们边弹边唱,而现在的琴为何不再如此?现代人写诗动辄千篇,却既不弹琴也不歌唱,因此无法流传。 《关雎》和《麟趾》等古代诗歌留下了经典,自《离骚》以来,有许多擅长吟诗的仙人。每当我读到这些诗,就感觉如月在深渊般深远。 请你带着琴来到我古老的梅树前,你弹琴,我唱歌。如果你在寒冷的夜晚不来,就像韩愈的十首琴曲那样,我将独自歌唱,泪水如流水般潺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琴歌传统的怀念和对现代诗歌创作方式的批评。诗人通过对比古今琴歌的不同,强调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流传的重要性。诗中,“月在渊”一句,巧妙地以景喻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歌深邃意境的向往。结尾处,诗人邀请琴士来访,并表达了如果琴士不来,自己将独自歌唱的孤独和哀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