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下东周赠孟郊

鹤老身更卬,龟死壳亦灵。 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 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 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 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思羁细轻。 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 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 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 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áng):高昂,昂扬。
  • 正信:纯正的信仰。
  • 外沿:外在的,非本质的。
  • 岩扃(jiōng):山洞的门,指隐居的地方。
  • (zì):母牛。
  • 荏苒(rěn rǎn):时间渐渐过去。
  • 机险:机巧险恶。
  • 太行:山名,比喻艰险。
  • 野麋(mí):野生的鹿。
  • 累形:连累身体,指言行带来麻烦。
  • 汉元寮:汉朝的官吏。
  • 羁细轻:束缚轻微。
  • 冰蘖(bò):冰冷的黄蘖,比喻坚贞不屈。
  • 修文:修订文稿。
  • 刊字:刻字,指修订经典。
  • 衰末:衰老的末年。
  • 高栖:高居,指名声显赫。

翻译

鹤老了身姿更加昂扬,龟死了壳也显得灵异。纯正的信仰不是外在的,始终保持本真的情感。童子不玩弄尘土,积累书籍于山洞之中。身着木叶制成的衣服,养鹿并让母牛耕作。偶然随着下山的云雾,不知不觉失去了原来的路程。渐渐陷入机巧险恶之中,危险的想法难以逾越太行山。十根发丝中有九根是白色的,悠然自得地在东周城。言辞像野生的鹿一样自然,出口的话语常常给自己带来麻烦。因为依附于汉朝的官吏,没有想过轻微的束缚。冷灶帮助新火燃烧,静止的砧板与寒声相伴。断掉的蓬草在门前,岂能比得上桃李的繁荣。寄食如同蠹虫,侵蚀微小的生命。这并非因为笨拙而强求,懦弱和外在的治疗并存。内心坚定如冰冷的黄蘖,保持纯洁和坚贞。修订文稿以回归正风,刻字修订古经。惭愧于衰老的末年,高居于喧嚣的世名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通过鹤、龟等自然意象,表达了隐士对纯正信仰和本真情感的追求。隐士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诗中“正信非外沿”、“素坚冰蘖心”等句,强调了内心的坚定和纯洁,而“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则展现了隐士对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刘言史

刘言史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