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 钱起
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 香缘不绝簪裾会,禅想宁妨藻思通。 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慧眼:智慧的眼光,指能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 沙门:佛教中指出家修行的僧人。
  • 远公:对高僧的尊称。
  • 经行:佛教中指僧人诵经或行禅。
  • 宴坐:安静地坐着,指禅修时的静坐。
  • 儒风:儒家学者的风范。
  • 香缘:指因香火而结下的缘分,这里指僧人与信众的交往。
  •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文人雅士。
  • 禅想:禅修时的思绪。
  • 藻思:文思,指文学创作的灵感。
  • 炉烟:香炉中升起的烟。
  • 阶色:台阶的颜色,这里指庭院中的景象。
  • 归空:归于虚无,指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
  • 狂夫:指诗人自己,带有自嘲的意味。
  • 入室:进入僧人的居室。
  • 天花:佛教中指天上的花,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译

拥有慧眼的僧人真如远公一般,他的经行和宴坐都带有儒者的风范。香火不断,文人雅士常来聚会,禅修的思绪并不妨碍文学灵感的流动。破晓后的炉烟似乎永不熄灭,晴朗时庭院中的景色也仿佛归于虚无。我这个狂放的人进入室内并无他事,只是与这美好的事物一同微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与文人雅士的交往。诗中,“慧眼沙门真远公”一句,即表达了对这位僧人智慧和修行境界的赞美。后文通过“香缘不绝簪裾会”和“禅想宁妨藻思通”展现了僧人与文人雅士的交流,以及禅修与文学创作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推崇。

钱起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