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山:位于今新疆境内,古时为边塞要地。
  • 物华:美好的景物。
  • 上苑:皇家园林。
  • 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 戎麾:军旗,指代军队。
  • :遥远。
  • 交河:古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 绝塞:极远的边塞。
  • 弱水:古代传说中水名,此处泛指边远地区的河流。
  • 流沙:指沙漠。
  • 漂梗:随水漂流的树枝,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归期:回家的日期。
  • 未及瓜:未到瓜熟蒂落之时,比喻时机未到。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边塞的哀愁。

翻译

忽然登上天山的道路,心中依然怀念着京城的美好景物。云朵仿佛是上苑中飘落的叶子,雪花则像是御沟边盛开的花朵。行军中叹息着军队的遥远,坐着时怜惜衣带因距离而显得宽松。交河在遥远的边塞上漂浮,弱水浸润着流动的沙漠。旅途中的思绪如同漂流的树枝,回家的日期还未到来。不知道心中的绝望,夜夜听着胡笳的悲歌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骆宾王在边塞行军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对天山、云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戎麾、衣带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深深怀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无奈。诗的末尾,以胡笳的悲歌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绝望与哀伤,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悲壮与凄凉。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