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峡江

雨后趋官渡,春阴野望迷。 江浑诸水聚,云杂乱山低。 湿树莺犹困,风酸马自嘶。 王孙行处草,无奈故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渡:公用的渡口。
  • 春阴: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 浑:浑浊。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翻译

雨后急忙走向公用的渡口,春天阴天野外望去一片迷蒙。江水因诸多水流汇聚而变得浑浊,杂乱的云朵使山峦显得低矮。沾湿的树木上黄莺还显得困倦,带着酸味的风让马自行嘶鸣。那贵族子弟行走之处的草,无奈还是那样的茂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渡峡江时的景色和氛围。诗中通过“春阴野望迷”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江浑诸水聚”写出江水的浑浊,展现了独特的自然景象。“湿树莺犹困”生动地刻画了鸟儿在湿树上的状态,“风酸马自嘶”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特别。尾联以“王孙行处草,无奈故萋萋”作结,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暗含着某种思绪。整诗意境朦胧,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氛围。

沈明臣

明朝诗人,字嘉则,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为博士弟子,擅长书法。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历间三大布衣诗人。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嘉靖中为诸生,与顾汝修友好,与同邑余寅、山阴徐渭同参胡宗宪幕府。当时胡宗宪“宴将士于烂柯山,明臣作《铙歌》十章,宗宪令刻于石,名震一时。”待胡宗宪系狱死,幕客星散,唯独明臣哭墓下。后流落江湖,放浪诗酒。晚年在乡里授课为业。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五月二十四日卒,寿七十馀。万历宰辅沈一贯是沈明臣的侄子。歌诗约七千馀首,著有《越草》一卷、《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另著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