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孙

· 沈周
茫茫得失真谁使,欲问惟应造物知。 六日流光人属梦,千金遗爱泪如丝。 重来尚结他生愿,老去难禁见在悲。 嗣续百年成底事,藁苴空剩此篇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茫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造物:指自然界的主宰,即天或神。
  • 六日流光:比喻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 千金遗爱:指对子孙的深厚爱意,千金比喻其珍贵。
  • 嗣续:指子孙的延续。
  • 藁苴(gǎo jū):指草稿,未完成的作品。

翻译

模糊不清的得失究竟是谁在主宰,想要询问,只有造物主可能知晓。 六天的时间如同梦境般短暂,对子孙的深厚爱意化作泪水如丝。 再次来到这个世界,尚且怀抱着来生的愿望,年老之时难以抑制眼前的悲伤。 子孙的延续是百年间成就了什么,只剩下这篇未完成的诗作作为草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子孙传承的深切感慨。诗中,“茫茫得失”和“造物知”探讨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知,而“六日流光”和“千金遗爱”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后代的深情。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家族传承的深刻洞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