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墓

气散风冲岂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 日中数莫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 漂石龙涎春雾后,交沙鸟迹晚潮馀。 祗怜玉立三峰好,浮弄江心月色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郭璞: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家。
  • 埋骨:指埋葬尸体。
  • 兵解:道教术语,指通过兵器解脱肉身,达到灵魂的解脱。
  • 葬书:关于葬礼和墓地的书籍,这里指迷信的葬礼习俗。
  • 龙涎:指龙涎香,一种珍贵的香料,这里比喻春雾。
  • 交沙鸟迹:指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的鸟的足迹。
  • 祗怜:只是怜爱。
  • 玉立三峰:形容山峰挺拔秀丽。
  • 江心月色虚:江心中的月色显得虚幻不实。

翻译

气流散乱、风势冲撞之地怎能居住, 先生埋葬自己的尸体,处理得如何? 太阳中数次无法逃避兵器的解脱, 世上的人仍然迷信葬礼的书籍。 春雾之后,龙涎香般的气息漂浮在石上, 晚潮退去,沙滩上留下交错的鸟迹。 只是怜爱那挺拔秀丽的三座山峰, 它们浮现在江心,月色显得虚幻不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郭璞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死、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诗中“气散风冲岂可居”描绘了墓地的环境,暗示了生死无常的哲理。“日中数莫逃兵解”与“世上人犹信葬书”对比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态度,前者追求灵魂的解脱,后者则迷信于世俗的葬礼习俗。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死虚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死、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