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丞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旒重徘徊。 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 蓟门:即蓟丘,古地名,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 丹旒:红色的魂幡,指丧葬时所用的旗幡。
  • 沙场:战场。
  • 亲提:亲自率领。
  • 铁骑:装备铁甲的骑兵,指精锐的骑兵部队。

翻译

将军的府署高高耸立在碣石山旁,蓟门上飘扬着红色的魂幡,仿佛在重重徘徊。 夜幕降临,战场上的风雨愈发猛烈,有人看见将军亲自率领着铁甲骑兵,威武地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形象,通过“幕府高临碣石开”展现了将军府署的雄伟气势,而“蓟门丹旒重徘徊”则暗示了将军的逝去,但他的精神依旧徘徊在战场上。后两句“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则通过风雨交加的战场和将军亲自率领铁骑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将军不朽的战斗精神和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勇将军的崇敬之情。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