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怀诗怀元美

越王城上黯消魂,万里秋风动蓟门。 君自平生称国士,南迁岂负信陵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王城:指越国的都城,这里可能指代古越国的地方。
  • 黯消魂:形容心情极度悲伤,魂魄似乎都要消散。
  • 蓟门: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北京一带。
  • 国士:指有杰出才能和品德的人。
  • 信陵:指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的贵族,以慷慨好施、礼贤下士著称。

翻译

站在越王城上,心情极度悲伤,万里之外的秋风吹动着蓟门。 你一生自称为国士,难道南迁就辜负了信陵君的恩情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美的怀念与担忧。诗中,“越王城上黯消魂”描绘了诗人站在越王城上的孤独与悲伤,而“万里秋风动蓟门”则通过秋风的凄凉,增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后两句则是对元美的期望与劝勉,希望他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即使身处南方,也不应辜负信陵君那样的恩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