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廷器重游辽阳
三韩亘东北,其地次海隅。
势位何崇高,沙漠蓁莽俱。
盘郁千万山,望有医巫闾。
山海相交际,烽尘称畏途。
汪君江南产,好游司马徒。
走马日千里,宝鞭扬珊瑚。
风霜切貂裘,酒薄不足呼。
腰下秋水剑,复系玉辘轳。
海雕落长云,檿桑戏强弧。
于此顾有乐,结纳多文儒。
黄金日绕身,大饼掷歌姝。
歌姝且不惜,巨万酬边需。
磊落见襟抱,中可开江湖。
一别倏十年,玉雪犹伟躯。
言复寻旧遨,径去难色无。
笑我裹足人,牖下秖白须。
分手各有赠,赠我锦?毹。
我亦聊菲薄,短篇侑双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韩:指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即新罗、百济、高句丽。
- 亘(gèn):横贯,贯穿。
- 医巫闾:山名,位于今辽宁省西部。
- 烽尘:烽火和尘土,比喻战乱。
- 司马徒:指喜欢游历的人。
- 珊瑚:此处形容宝鞭的华丽。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贵重且保暖。
- 辘轳(lù lú):古代的一种起重机械。
- 海雕:海上的雕,指海鸟。
- 檿桑(yǎn sāng):古代的一种弓。
- 文儒:文人学者。
- 姝:美女。
- 襟抱:胸怀,抱负。
- 牖下(yǒu xià):窗下,指家中。
- ?毹(bèi shū):一种织物。
翻译
三韩横贯东北,其地位于海角。 地势崇高,沙漠与茂密的草木共存。 山峦连绵不绝,其中有医巫闾山。 山与海交界,烽火与尘土构成险途。 汪君来自江南,爱好游历如司马迁。 骑马日行千里,宝鞭华丽如珊瑚。 风霜中穿着貂裘,酒薄不足以呼唤。 腰间佩带秋水剑,又系着玉制的辘轳。 海雕在长云中飞翔,檿桑弓在强弧上戏耍。 在这里感到乐趣,结交了许多文人学者。 黄金环绕身旁,大饼投掷给歌女。 歌女尚且不惜,巨万钱财用于边防需求。 胸怀磊落,心中可容纳江湖。 一别十年,玉雪般的身躯依旧伟岸。 言谈中又提起寻找旧日游历,径直前往无难色。 笑我这裹足不前的人,只能在家中窗下白须。 分手时各有赠物,赠我锦织的?毹。 我也略表菲薄,短篇诗文伴着双壶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汪廷器重游辽阳的壮阔景象及其豪迈的游历生活。诗中通过对三韩、医巫闾山、烽尘等自然与历史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辽阔的东北风光和边疆的艰险。汪廷器的形象被塑造得英勇豪迈,他骑马游历,结交文儒,慷慨解囊,显示出其不凡的胸怀与抱负。诗末,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汪廷器游历生活的羡慕与自己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