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 沈周
高山矗万仞,野木随上天。 眇眇古招提,更出群木颠。 觚棱槩星汉,窗闼云霞鲜。 钟鱼有遗音,下自泠风传。 神仙诧拔宅,方兹未茫然。 我但怪飞磴,尚与世夤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ù):高耸直立。
  •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
  • 眇眇 (miǎo miǎo):形容遥远或微小。
  • 招提 (zhāo tí):指寺庙。
  • 觚棱 (gū léng):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这里指寺庙的屋顶。
  • (gài):通“概”,概览,这里指触及。
  • 星汉 (xīng hàn):银河。
  • 窗闼 (chuāng tà):窗户。
  • 钟鱼 (zhōng yú):寺庙中的钟声和鱼鼓声。
  • 泠风 (líng fēng):清凉的风。
  • 拔宅 (bá zhái):传说中的仙人升天时连住宅一起飞升。
  • 茫然 (máng rán):模糊不清,无法理解。
  • 飞磴 (fēi dèng):高耸的石阶。
  • 夤缘 (yín yuán):攀附,这里指与世俗相连。

翻译

高山直插云霄,野木似乎也随着升入天空。古老的寺庙,更是高耸于群木之巅。寺庙的屋顶触及星汉,窗户映照着鲜艳的云霞。寺庙中的钟声和鱼鼓声,随着清凉的风传来。传说中的神仙能够连宅一起飞升,与此相比,这景象还不足以让人完全茫然。我只是奇怪那高耸的石阶,仍然与世俗相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高山寺庙的壮丽画面,通过“高山矗万仞”、“觚棱槩星汉”等词句,展现了寺庙的雄伟与超凡脱俗。诗中“钟鱼有遗音,下自泠风传”一句,以钟声和风声为媒介,传达出寺庙的宁静与深远。结尾的“我但怪飞磴,尚与世夤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与超脱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增添了诗作的哲理意味。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