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石室书留壁缝青,先朝学士旧仪刑。 非贪升斗腰频折,几阅风尘眼未醒。 鱼豕暂删新注疏,尊罍多缀古镌铭。 可堪误点进贤籍,白首空怜守一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室:指藏书室。
  • 书留壁缝青:指书籍保存得很好,墙壁缝隙中透出青色,暗示书籍年代久远。
  • 先朝:前朝,指作者之前的朝代。
  • 学士:古代官职,负责编纂、校勘书籍。
  • 仪刑:法式,典范。
  • 升斗:小官吏的俸禄,比喻微薄的官职。
  • 腰频折:比喻多次屈身,指多次担任小官。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眼未醒:比喻对世俗的纷扰尚未看透。
  • 鱼豕:指古代的文字,如甲骨文等。
  • 注疏:对古籍的注解和解释。
  • 尊罍:古代的酒器。
  • 镌铭:刻有文字的器物。
  • 进贤籍:指选拔贤能的名单。
  • 守一经:指坚守一种学问或经典。

翻译

在石室中,书籍被妥善保存,墙壁缝隙透出青色,那是前朝学士留下的典范。我虽不贪图微薄的官职,却多次屈身担任,经历了许多世俗的纷扰,但我的眼睛尚未看透这一切。我暂时删去了对古籍的新注解,而古酒器上多有刻着文字的铭文。可惜我被误点进了选拔贤能的名单,白发苍苍,只能守着一种学问,空留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坚守和对世俗的不满。诗中,“石室书留壁缝青”描绘了书籍的珍贵和历史的沉淀,而“先朝学士旧仪刑”则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后句中,“非贪升斗腰频折”和“几阅风尘眼未醒”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不屑和对世俗的疏离感。结尾的“白首空怜守一经”则流露出对学问的执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对学问的深厚情感。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