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种竹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吹动竹叶的声音。
  • 土膏:肥沃的土壤。
  • :夜晚。
  • 江干:江边。
  • 辰日:特定的日子,这里指适宜种竹的日子。
  • :翠绿色。
  • 蓬窗:简陋的窗户。
  • 布袍:粗布制成的袍子。

翻译

石栏沙路在雨后显得干燥,我渴望能听到一两声竹叶的萧萧。 竹根深埋在肥沃的土壤中,从地底生长,夜晚我将茅屋移至江边。 在适宜种竹的辰日按时种植,等待晴天来观赏竹影的翠绿。 我倚靠在简陋的窗边,倾听雨声的疏密,即使布袍被雨水沾湿也感觉不到寒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种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种竹的过程和对竹子的深情。诗中“萧萧”、“土膏”、“暝”、“江干”等词语的运用,生动地勾勒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种竹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期待和喜爱,以及在雨中种竹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