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

· 沈周
灯火长街閧小儿,龙钟老子亦随嬉。 小儿作閧浑无度,老子贪嬉固有时。 满眼杯盘人尽醉,大家箫鼓夜何其。 金吾不禁销金事,莫为春城算酒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灯夕: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有赏灯的习俗。
  • (hòng):喧闹,吵闹。
  •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 :玩耍,娱乐。
  • 无度:没有节制。
  • 箫鼓:指乐器,箫和鼓,这里泛指音乐。
  • 金吾不禁:金吾,古代官名,负责京城的治安;不禁,不禁止。这里指元宵节夜晚,金吾不禁止人们外出赏灯。
  • 销金事:指花费金钱的事情,这里特指赏灯时的消费。
  • 春城:春天的城市,这里指元宵节时的城市。
  • 酒资:喝酒的花费。

翻译

长街上灯火辉煌,小孩子们在喧闹中玩耍,连我这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跟着一起嬉戏。 小孩子们玩耍得毫无节制,而我这个老人贪恋这种欢乐也是有时限的。 满眼都是人们举杯畅饮,大家都醉了,夜晚的音乐声是如此的悠扬。 金吾在这个夜晚不禁止人们外出赏灯,不要去计算春城里喝酒的花费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欢乐场景,通过对比小孩子的无度玩耍和老人的有限嬉戏,表达了时光易逝、欢乐难得的感慨。诗中“满眼杯盘人尽醉,大家箫鼓夜何其”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而结尾的“金吾不禁销金事,莫为春城算酒资”则带有劝诫之意,提醒人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要适度消费,不要过于计较金钱。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节日的喜庆,也有人生的感慨,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