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宴集分韵得上字

· 沈周
高堂俯阛闱,所喜得虚敞。 门内除尘杂,幽然山林想。 左右饶茂木,朝禽度幽响。 雨至微风俱,况时当长养。 朋从非一方,各各慕义往。 揖让礼度周,言谈情慨慷。 主人金闺彦,忘形尚吾党。 探诗侑深酌,请火继嘉赏。 咏歌清化间,允著太平象。 虽有东封书,怀哉不须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阛闱(huán wéi):古代城墙的门。
  • 虚敞:空旷开阔。
  • 长养:生长茂盛。
  • 朋从:朋友。
  • 揖让: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行礼时相互让步。
  • 金闺彦:指有才华的文人。
  • (yòu):劝酒,助兴。
  • 探诗:即赋诗。
  • 东封书:指上书皇帝的文书。

翻译

在高大的堂屋俯瞰城门,我喜爱这里的空旷开阔。门内没有尘世的杂乱,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周围有许多茂密的树木,早晨的鸟儿在幽深之处鸣叫。雨来时微风也至,此时正是万物生长茂盛的时节。朋友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我们相互行礼,礼节周到,言谈中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主人是有才华的文人,与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忘形相交。我们赋诗助兴,深酌美酒,继续这美好的赏赐。在这清雅的文化氛围中咏唱,确实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虽然有上书皇帝的文书,但此刻,我们无需再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图景,通过高堂、城门、茂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静氛围。诗中“揖让礼度周,言谈情慨慷”展现了文人间的礼节与豪情,而“探诗侑深酌,请火继嘉赏”则体现了他们对诗歌和美酒的热爱。最后,“虽有东封书,怀哉不须上”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太平盛世的满足,无需再向皇帝上书,反映了文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