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虞石老师湛仲宾年丈经白沙里用区太史韵

危楼恣攀陟,初月印澄潭。 野水明鸥席,松风清麈谈。 宦情悬蓟北,吾道亦天南。 它日留芳躅,因之想盍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恣攀陟(zì pān zhì):随意攀登。
  • 澄潭:清澈的潭水。
  • 鸥席:指水边,因鸥鸟常栖息于此。
  • 麈谈(zhǔ tán):指清谈,麈是一种鹿类动物,古人用其尾毛做拂尘,后用麈谈指代清雅的谈话。
  • 宦情:官场生涯的感慨。
  • 悬蓟北:悬念或牵挂于蓟北,蓟北指今河北省北部。
  • 吾道亦天南:我的道路也在天南,天南指南方。
  • 芳躅(fāng zhú):美好的足迹,指美好的行为或事迹。
  • 盍簪(hé zān):指朋友相聚。

翻译

我们随意攀登至高楼,初升的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潭水上。 野外的河水照亮了鸥鸟栖息的地方,松林中的风清雅地伴随着我们的谈话。 我对官场的情感牵挂于遥远的蓟北,而我的道路也在南方的天边。 将来留下美好的足迹,因此我想起了朋友们的相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白沙里的一次游览,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危楼恣攀陟,初月印澄潭”以高远的视角和静谧的夜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句通过对“野水”、“松风”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之景映衬出清谈的雅致。结尾处“它日留芳躅,因之想盍簪”则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