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学士先生所藏刘进画鱼

鱼为水族类最稠,近时画手安成刘。 生绡如云笔如雨,恍惚变态不可求。 大者独立为豪酋,小者列从分奴驺。 翻身煦沫日弄影,一一如在空中游。 风鬐雾鬣卷复散,顷刻巨浪高山丘。 上摩虚无拂倒景,下逐远势归长流。 初疑聚石作九岛,咫尺之地皆汀洲。 又如然犀照牛渚,海若露叫群灵愁。 问渠类象谁指示,或者神授非人谋。 画图贵似不必似,却恐有意伤雕锼。 拟将天地作画笥,此语吾传苏子由。 江湖茫茫隔尘土,吾欲远挂珊瑚钩。 临渊之羡亦徒尔,况乃物幻无停眸。 诗成日暮酒半醒,萧萧落木高堂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绡(shēng xiāo):未漂煮过的丝织品。
  • 豪酋:首领。
  • 煦沫(xù mò):用唾沫互相湿润,比喻互相救助。
  • 风鬐(qí)雾鬣(liè):风扬起的鱼鳍和雾气笼罩的鱼鬣。
  • 倒景:天空及水中倒立的影像。
  • 汀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 然犀:点燃犀牛角。
  • 雕锼(sōu):雕刻。

翻译

鱼是水中生物中数量最多的,近来有个画家叫安成的刘进。丝织品般的画布如云,画笔好似雨,那恍惚变化的形态难以寻求。大的鱼独自站立像豪酋,小的鱼依次排列像是随从和奴仆。它们翻身吐沫,每日在日光下摆弄影子,一个个好似在空中游动。风扬起鱼鳍和雾气笼罩着鱼鬣,一会儿卷起来一会儿又散开,顷刻之间像巨浪像高山像山丘。向上能触摸到虚无拂过倒景,向下追逐远去的水势归入长流。开始怀疑是聚石形成了九个岛屿,咫尺的地方都是水中洲渚。又像点燃犀牛角照亮牛渚,海神出现叫声使群灵发愁。问他这类似的景象是谁指示的,或许是神授予的而不是人的谋划。画图像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却又恐怕有意地过分雕琢。打算将天地作为画笥,这话我转告给苏子由。江湖广阔隔着尘土,我想远远地挂上珊瑚钩。面对深渊的羡慕也只是徒然,何况是事物虚幻无法停驻目光。诗写成时天已傍晚酒也半醒,萧萧的落叶在高大的厅堂前秋天已至。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刘进所画鱼的生动之态。诗中通过对鱼的形态、动作、群体与个体形象的刻画,展现出画家高超的技艺和画面的丰富多变。用“生绡如云笔如雨”形容创作场景,用各种比喻来渲染鱼的神奇与灵动,如“如在空中游”“顷刻巨浪高山丘”等。同时也探讨了绘画艺术中似与不似的微妙关系。整体语言优美生动,既展现了画作的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感悟,以及面对世事变化的一种感慨。诗的结尾带着一丝萧索之意,与秋天的情境相呼应,给人一种深沉的感受。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