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五十首

· 沈周
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 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 鱼沫欨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 色香久在沈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勒:镶玉的马衔,指代华贵的车马,这里象征富贵繁华的生活。
  • 银罂:银质的酒器,亦表示奢华与享受。
  • 急搀(chān):急匆匆地拉。搀,拉、拽。
  • 欨(xū)恩:欨,有和悦之意,欨恩表示有恩有情。
  •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 倩(qiàn):请,请求。
  • 比丘:佛教指和尚。

翻译

曾经沉醉于富贵繁华的游乐已然心生倦意,那落花东飘西落的景象实在让人忧愁。它们匆忙地拉着春天离去,率先告别枝头,懒得随风飘舞,似勉强登上高楼。落花残留的粉瓣在鱼儿吐出的泡沫旁,像是还感念着曾经的恩义,如蛛丝牵扯着小红花般留存于世间。花朵的色香长久令人陷入沉迷的境界,可对于这份沉迷,又有谁能请得比丘来为其进行心灵的忏悔呢。

赏析

沈周这首《落花五十首》系列诗为其经典之作,此篇借落花抒发了作者复杂的人生感慨。开篇“玉勒银罂已倦游”,通过对过去奢华游乐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内心的厌倦,揭示了繁华过后的空虚。“东飞西落使人愁”直接点出因落花飘零而引发的愁绪。颔联以拟人的手法描写落花,“急搀春去”“懒被风扶”将落花的形态神态勾勒得生动形象,体现出一种生命无奈的流逝感。颈联“鱼沫欨恩”“蛛丝牵爱”,将落花与周围的自然事物联系在一起,别具一种幽微细腻的情感,仿佛落花也有着情感牵挂。尾联则从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转向对人生与精神层面的思考,表达了沉醉于美好事物后,面对消逝的惘然以及对内心涤净的渴望 。整首诗借景抒情,触物兴怀,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