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日亭

黄木湾头古野亭,亭虚俯槛吞沧溟。 扶桑遥报日将起,洪轰海底鱼龙惊。 细濯咸池真皎洁,不比寻常乍明灭。 悠悠燠照遍垓埏,风檐蔀屋皆澄澈。 昔唐最重虞渊功,尘埃洗尽依旧红。 会得何须赤绳系,自有擎手回苍穹。 夸父邓林徒扰扰,鲁阳三舍应未了。 晋人见说寡君须,岂知线量终缥渺。 狂夫炙背献至尊,烈士曝书遗儿孙。 世事浮云祇如此,我爱古来铭浴盘。 亭去波罗犹咫尺,庙神相对遥相忆。 朝捧清光荡祲氛,暮绕馀辉江震击。 效灵宣秘护濠城,蛟腾凤舞黄河清。 果然羲驭寅宾旭,万国山河属大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木湾头:地名,位于江边或湖畔。
  • 古野亭:古老的乡村亭子。
  • :栏杆。
  • 沧溟:大海,古时常用以形容广阔的水域。
  • 扶桑:神话中的大树,古人认为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 洪轰海底:巨大的声音震动海底。
  • 咸池:古代神话中的神池,传说太阳每天早晨在此洗涤。
  • 乍明灭:忽明忽暗。
  • 燠照:温暖的阳光。
  • 垓埏:天地四方。
  • 蔀屋:简陋的小屋。
  • 虞渊:神话中的日落之处。
  • 赤绳:古时指命运之线,此处喻婚姻缘分。
  • 擎手:托举天宇的手。
  • 夸父邓林:神话人物和神话之地,象征无尽的追求。
  • 鲁阳三舍:典故,鲁阳公挥戈返日,比喻力挽狂澜。
  • 寡君须:指君主的须发,象征政权。
  • 线量:比喻微小、细微。
  • 狂夫炙背:比喻权贵贪图享受。
  • 烈士曝书:有志之士公开书籍以教化后人。
  • 铭浴盘:古人刻在澡盆上的警句,寓意生活哲理。
  • 波罗:可能指波涛或湖泊。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庙神:祭祀的神祇。
  • 江震击:形容江水因日出而波动。
  • 濠城:地名,此处指某座城市。
  • 蛟腾凤舞:形容景象壮观。
  • 羲驭:羲和驾车,指太阳升起。
  • 寅宾旭:寅时(清晨)出现的旭日。

翻译

在黄木湾头有一座古老的乡村亭子,亭子空旷,凭栏望去,仿佛能将大海揽入怀中。远处的扶桑树预示着太阳即将升起,巨大的声响震动海底,惊动了鱼龙。在咸池里沐浴的日光纯洁明亮,与寻常日出不同,它温柔地普照大地,连小屋也变得清澈。唐朝时人们特别看重日落的仪式,尘埃洗净后,夕阳依然红艳。懂得欣赏的人无需命运的红线牵绊,自然有力量让天空回转。

夸父和邓林的神话只是徒然扰动人心,鲁阳公的故事似乎仍未结束。晋人谈论的君主统治,其实如丝线般脆弱。权贵们只知贪图眼前享乐,而贤者则通过书籍传给后代。世间人事如浮云般变化无常,我却独爱古人的浴盘铭言。虽然亭子离波罗湖很近,但庙里的神祇却在遥远的地方遥想。早晨,我在这里迎接清光驱散阴霾;傍晚,余晖映照江面,泛起层层涟漪。这光芒显灵,守护着濠城,蛟龙腾跃,凤凰飞舞,黄河水也变得清澈。果然,清晨的太阳如羲和驾驭的马车,带来了光明,万国山河都沐浴在大明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日出东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织的画面。诗人借古亭、咸池、神话人物等元素,展现了太阳升起的壮丽场景,寓含了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李秉同

李秉同,字子中。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广西灵川知县。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