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恩荣宴席上作

队舞花簪送酒频,清朝盛事及嘉辰。 星辰昼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 围撤汉科三日战,苑看唐树九回春。 丹心未老将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恩荣宴:指皇帝赐予的宴会,以示恩宠。
  • 花簪:指装饰有花朵的发簪,这里形容宴会上人们的华丽装饰。
  • 清朝: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嘉辰:美好的时光。
  • 尚书履:尚书是古代官职,履指鞋子,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 进士巾: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巾指头巾,这里指进士的服饰。
  • 汉科:指汉代的科举制度。
  • 唐树:可能指唐代的文化或政治象征。
  • 九回春:形容时间长久,多次春天到来。
  • 献策身:指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

翻译

宴会上,人们头戴花簪,频频举杯送酒,这是清朝的盛事,正值美好的时光。白昼星辰下,官员们穿着尚书履,风和日丽,进士们戴着进士巾。科举考试如同汉代的三日战,我们在苑中观看,仿佛唐代的树已经历了九个春天。虽然我的心还未老,但头发已白,我仍是当年那个为国家献策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场盛大的恩荣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喜庆氛围。诗中“星辰昼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结合,表达了时代的繁荣和士人的荣耀。尾联“丹心未老将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则抒发了诗人虽老犹壮的豪情,以及对国家忠诚不渝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宴会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