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春闺

淡薄轻阴拾翠天。细腰柔似柳飞绵。吹箫闲向画屏前。 诗句半缘芳草断,鸟啼多为杏花残。夜寒红露湿鞦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拾翠天:指春日里晴朗的天空,适合外出游玩。
  • 细腰柔似柳飞绵:形容女子腰肢纤细柔软,如同柳絮飘飞。
  • 飞绵:柳絮。
  • 吹箫:指吹奏箫这种乐器,常用来形容悠闲或忧郁的情调。
  • 画屏:屏风上绘有图画的装饰品。
  • 芳草断:芳草凋零,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 杏花残:杏花凋谢,常用来形容春光渐逝。
  • 红露:指花瓣上的露水,因花色红而显得更加鲜艳。
  • 鞦韆:即秋千,一种娱乐设施。

翻译

在春日晴朗的天空下,轻阴淡淡,正是拾翠游玩的好时光。女子的腰肢纤细柔软,如同柳絮飘飞。她悠闲地吹着箫,站在画屏前。 诗句中满是因芳草凋零而生的思念,鸟儿的啼鸣多是因为杏花凋谢。夜晚寒冷,红色的露水湿润了秋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闺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闲适。诗中“细腰柔似柳飞绵”一句,巧妙地以柳絮喻女子之腰,形象生动。后句“吹箫闲向画屏前”则进一步以吹箫这一动作,传达出女子的悠闲与淡淡的忧郁。末句“夜寒红露湿鞦韆”则通过夜晚的寒露和秋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

沈宜修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2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