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 一峰绵岁月,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 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肃寺:庄严的寺庙。
  • 祠灵境:祭拜神灵的地方。
  • 寻真:寻求真理或道义。
  • 隐居:隐退居住,远离尘嚣。
  • 夤缘:沿着,顺着。
  • 幽谷:深邃的山谷。
  • 萧散:悠闲自在。
  • 白云馀:白云缭绕,余韵悠长。
  • 持僧律:遵守僧侣的戒律。
  • 著道书:撰写关于道的书籍。
  • 狎鸟:亲近鸟类。
  • 濠上:水边。
  • 无相:佛教术语,指无固定形态。
  • 淳和:纯朴和谐。
  • 太初: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
  • 一峰:一座山峰。
  • 绵岁月:经历漫长的岁月。
  • 万性:万物。
  • 盈虚:盛衰变化。
  • 篱隔:篱笆隔开。
  • 溪钟度:溪水声如钟声般悠扬。
  • 涧木疏:涧边的树木稀疏。
  •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 怀旧壑:怀念过去的山谷。
  • 回驾:返回车驾,指归途。

翻译

庄严的寺庙祭拜神灵,我寻求真理来到这隐居之地。 沿着幽深的山谷前行,悠闲地欣赏白云缭绕的余韵。 晚年我遵守僧侣的戒律,将来或许会撰写关于道的书籍。 曾在海边亲近鸟类,又在濠上静静观鱼。 在这寂静中追求无相之境,体验纯朴和谐的太初状态。 一座山峰见证了岁月的绵长,万物自然地经历盛衰变化。 篱笆隔开了溪水悠扬的钟声,窗户对着涧边稀疏的树木。 谢公怀念过去的山谷,他的归途又将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皇甫冉在祭拜中岳寺北时,寻访隐士萧居士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义真理的追求。诗中的“肃寺祠灵境”、“夤缘幽谷远”等句,展现了诗人对宗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而“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坚守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