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严维宅送包七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 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严维宅:在严维的家中过夜。
  • 江湖:指远离朝廷的民间。
  • 避地:避乱之地。
  • 分手:分别。
  • 依依:依依不舍的样子。
  • 尽室:全家。
  • 岁储:一年的储备。
  • 寒服:御寒的衣服。
  • 羡邻机:羡慕邻居有织布机可以制作衣服。
  • 村桥:村庄的桥。
  • 蝉声:蝉的鸣叫声。
  • 江树:江边的树木。
  • 夜凉:夜晚的凉意。
  • 时难:时局艰难。
  • 相违:分离。
  • 随阳侣:追随太阳的鸟类,如雁。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背飞:背向飞去,指分离。

翻译

在江湖间我们曾一同避难,如今分别时依依不舍。 全家如今都成了客居他乡的人,经历秋天,心中空空地思念着归途。 一年到头没有自己的别墅,寒冷的衣服只能羡慕邻居的织布机。 傍晚时分,村桥边的草色显得格外苍凉,蝉声在江边的树木中渐渐稀少。 夜晚的凉意适宜共醉,但时局的艰难让我们珍惜彼此的相聚,不愿分离。 为何要像追随太阳的鸟儿一样,突然在汀洲上背向飞去,离开彼此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乱世中的离别之情。诗中,“江湖同避地”反映了他们共同经历的动荡岁月,“分手自依依”则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氛围。结尾的“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以寓言的方式,抒发了对离别的不解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