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集赋得寒漏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冬:寒冷的冬天。
  • 洛阳客:指在洛阳的客人或居住者。
  • 寒漏:寒冷中的漏刻,即古代计时器,此处指夜晚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
  • 建章台:古代宫殿名,此处可能指高台或宫殿的遗址。
  • 出禁:指漏声从宫禁中传出。
  • 萦窗:环绕窗户。
  • 残濑:指断断续续的溪水声。
  • :突然。
  • 远鸿:远方的鸿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 遥夜:长夜。
  • 重城:指城墙高大的城市。
  • 流年:流逝的时光。
  • 滴水催:形容时间流逝如滴水般不断催促。
  • 闲斋:安静的书房或居室。
  • 故人杯:指与故人共饮的酒杯。

翻译

在寒冷的冬夜,我作为洛阳的客人,感受到建章台上寒漏的声响。这漏声随着风声从宫禁中传出,环绕着窗户,与月光一同到来。它夹杂着断断续续的溪水声,突然间又与远方鸿雁的哀鸣交织。在这漫长的夜晚,高大的城墙内警戒森严,流逝的时光如同滴水般不断催促。在这样的夜晚,我宁愿坐在安静的书房中聆听,更何况还有故人相伴共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中洛阳客人的孤独与思绪。通过“寒漏”、“远鸿”等意象,诗人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远方的思念。诗中的“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则透露出一种宁静中的慰藉,与故人共饮,使得寒冷的夜晚变得温暖而富有情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