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
古木重门掩,幽深秖欠溪。
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
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
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
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
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
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
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沈西。
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
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秖 (zhǐ):只,仅仅。
- 吏隐:指官吏不以权势自居,过着隐逸般的生活。
- 镌 (juān):刻,雕刻。
- 幢记:石碑上的铭文。
- 飞蠹:指书虫,蛀蚀书籍的小虫。
- 蛩 (qióng):蟋蟀。
- 粘尘:指尘埃粘附。
- 贺草:一种植物,可能指某种草本植物。
- 薛禽:指某种鸟类,具体不详。
- 衰藓:指墙上的苔藓因衰老而脱落。
- 微阳:微弱的阳光。
- 鼓残:指鼓声渐渐消失。
- 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流逝。
- 云阁:高耸入云的楼阁。
- 搜句:指作诗时寻找合适的词句。
翻译
古老的树木掩映着重重的门户,幽静深处只缺一条小溪。 在这里做官如同隐士,何必再去山林中隐居。 名字刻在石碑上,经书遍布各个书库。 字迹随着书虫的侵蚀而模糊,台阶与落下的星星齐平。 陪伴着僧人谈论静谧,蟋蟀的鸣叫声低沉。 尘埃粘附在贺草上,薛禽被剥落的粉末迷惑。 墙上苔藓因衰老而脱落,半畦的菊花在微弱阳光下。 鼓声渐渐消失,乌鸦飞向北方,月亮沉下,时间流逝。 常常想起终南山的雪,几次登上云阁的梯子。 时常因为寻找诗句,不惜一次次的携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吏在古木掩映的官署中的隐逸生活。诗中通过对古木、重门、溪流、石碑、经书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吏隐”概念,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