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新罗

· 姚鹄
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 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 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 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 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淼淼(miǎo miǎo):形容水势浩大。
  • 扁舟:小船。
  • 落晖:夕阳的余晖。
  • 沧溟:大海。
  • 巨鳌(áo):传说中的大海龟。
  •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能飞翔九万里。
  • 砂屦(jù):沙地行走的鞋子。
  • 坐石衣:坐在石头上,衣服被云雾打湿。
  • 汉风:指中国文化或风俗。
  • 本心:初衷,内心的愿望。

翻译

浩渺无际的水面,万里之外,一叶扁舟在夕阳的余晖中启航。 何时曾告别了那片苍茫的大海,如今白发苍苍,正是归乡之时。 旅途中的寒暑交替,人烟在岭外变得稀少。 惊天的巨鳌在海中搏斗,遮天蔽日的大鹏展翅高飞。 雪落入了行走在沙地上的鞋子,云雾打湿了坐在石头上的衣裳。 深深习得了中国的风俗文化,不必遗憾本心有所违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从中国返回新罗(今朝鲜半岛)的旅途景象,通过浩渺的水面、夕阳下的扁舟、苍茫的大海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孤独。诗中“巨鳌斗”、“大鹏飞”等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意的壮阔与神秘。结尾处提到“汉风深习得”,表达了僧人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姚鹄

唐蜀中人,字居云。早年居蜀,常出入公卿间。武宗会昌三年,以李德裕荐,登进士第。懿宗咸通十一年,累官至台州刺史。为诗清拔。有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