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 整驾:准备车马,即准备出发。
- 明发:天明时出发。
- 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 天形:天空的形状。
- 逼峰:接近山峰。
- 地势:地形地貌。
- 入溪无:溪流消失在视线中。
- 圆潭:圆形的深水潭。
- 叠障:重叠的山峰。
- 后时者:迟到的人。
- 南图:指南方的景象或计划。
翻译
准备在天明时分出发,沿着曲折险峻的道路前行。 天空的形状接近山峰的尽头,地势深入溪流之中,仿佛溪流消失不见。 树木环绕着圆形的深水潭,密集而繁茂,云彩横亘在重叠的山峰之上,孤寂而壮观。 有谁会怜悯那些迟到的人呢?在六月,他们还未见到南方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季末期的一次山中旅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诗中“天形逼峰尽,地势入溪无”巧妙地表现了山峰与天空的交融,以及溪流在山谷中的隐匿。后两句“谁怜后时者,六月未南图”则抒发了对迟到者的同情,以及对未能如期南行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关推荐
- 《 静晖楼前有荔子一株木老矣犹未生予去其枯枝今岁遂生一二百颗至六月方熟 》 —— [ 宋 ] 王十朋
- 《 申前意和圆机绝句梅花 》 —— [ 宋 ] 晁说之
- 《 季夏视朝 》 —— [ 清 ] 弘历
- 《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自讼 》 —— [ 宋 ] 贺铸
- 《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六 六月歌 》 —— [ 晋 ] 无名氏
- 《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 》 —— [ 宋 ] 苏轼
- 《 季夏郊墅即事 》 —— [ 宋 ] 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