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无可上人

· 姚合
十二门中寺,诗僧寺独幽。 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 见世虑皆尽,来生事更修。 终须执瓶钵,相逐入牛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二门中寺:指长安城中的寺庙,长安城四面各有三门,共十二门。
  • 诗僧:擅长作诗的僧人。
  • 独幽:独自幽静。
  • 多年松色别:多年的松树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指时间的流逝。
  • 后夜磬声秋:深夜的磬声在秋天格外清晰,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见世虑皆尽:看透了世间的烦恼和忧虑。
  • 来生事更修:来世的事情更加需要修行。
  • 执瓶钵:手持僧人的食器,指修行生活。
  • 相逐入牛头:相伴进入牛头山,牛头山是佛教圣地之一。

翻译

在长安城中的寺庙里,有一位擅长作诗的僧人,他所在的寺庙格外幽静。多年的松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深夜里秋天的磬声格外清晰。他已经看透了世间的烦恼和忧虑,认为来世的事情更加需要修行。最终,他必须手持僧人的食器,相伴进入牛头山,继续他的修行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僧在幽静的寺庙中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多年松色别”和“后夜磬声秋”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僧人内心的宁静。诗中的“见世虑皆尽”和“来生事更修”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来世修行的重视。最后两句“终须执瓶钵,相逐入牛头”则预示了僧人将继续他的修行之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姚合

姚合

唐陕州硖石人,一说吴兴人。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宪宗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敬宗宝历中为监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为金、杭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改给事中。时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朱俦覆按,猥以田归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官终秘书监。工诗,其诗称武功体。与贾岛并称贾姚或姚贾。曾选王维、钱起等人诗编为《极玄集》。有诗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