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裴补阙吴寺见寻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 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óu):答谢,酬答。
  • 裴补阙: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东林:指东林寺,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 结构:这里指建筑物的构造。
  • 晚钟声:傍晚时分的钟声,常用来象征寺庙的宁静与庄严。
  • 背流水:背对着流水,形容寺庙的位置。
  • 房廊:房屋的走廊。
  • 半架城:形容寺庙的建筑部分依附于城墙。
  • 芳草:香草,常用来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
  • 浅深生:形容芳草生长得高低不一。
  • 长老:指寺庙中的高僧。

翻译

在东林寺初建之时,已能听到傍晚的钟声。 窗户背对着流水,房廊半依城墙而建。 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芳草生长得高低错落。 每次与你携手同游,总要麻烦长老前来迎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东林寺的宁静景象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晚钟声”、“背流水”、“半架城”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寺庙的独特环境,而“远山重叠”、“芳草浅深”则进一步以自然之美烘托出寺庙的静谧与庄严。末句“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寺庙生活的亲切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的赞美。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