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对山僧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 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吏散:官员散去。
  • 重门:多重的门。
  • :楼阁。
  • 远心:远大的志向或心思。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也用作朝廷的别称。
  • 春兴:春天的兴致或情感。
  • 东山:东方的山,也指隐居之地。
  • 草长:草木生长。
  • 风光:风景,景色。
  • 莺喧:黄莺的鸣叫声。
  • 静默:安静无声。
  • 芳辰:美好的时光。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
  • 暮禽:傍晚的鸟。

翻译

官员散去后,重重的门扉紧闭,僧人来到,便在楼阁中闲适地闭门。 远大的心思飞向了北方的朝廷,春天的情感则寄托在东方的山间。 草木在风景中茂盛生长,黄莺的鸣叫声在静谧中回响。 美好的时光无法停留,傍晚的鸟儿归巢,让人感到哀伤和失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通过对比官员的散去与僧人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远大志向的追求。诗中“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情感。后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哀愁,以及对自然界生灵归巢的深情观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