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 发蒙:启发蒙昧,后也指教儿童、少年开始识字读书。
- 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 方丈: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后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寺院者的职称。
- 演法:宣讲佛法。
- 寂灭:佛教语,“涅槃”的意译。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 鸣磬:敲击磬发出声音。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 饭松屑:指吃松树的果实或其粉末。
翻译
我恭敬地跪拜,期望得到启发,我的老师难道没有教诲吗? 静坐入定就在方丈之间,宣讲佛法都指向超脱生死的境界。 敲击磬声中,雨后的花香弥漫,斋堂里吃的是松树的粉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向佛教老师求学的场景,通过“稽首”、“安禅”、“演法”等词语,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庄严与深邃。诗中的“鸣磬雨花香”一句,以声音和香气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结尾的“斋堂饭松屑”则体现了僧侣简朴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对于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向往和对修行生活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