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穴遗诗

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脱蝉。 应是元神归洞府,更无遗魄在黄泉。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垄穴:坟墓。
  • 虚劳:徒劳,白费。
  • 营殡:安葬。
  • 玉山:指坟墓所在地,比喻其高洁。
  • 脱蝉:比喻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如同蝉蜕。
  • 元神:道教术语,指人的灵魂。
  • 洞府:神仙居住的地方。
  • 遗魄:遗留下来的魂魄。
  • 黄泉:阴间,指人死后去的地方。
  • 灵台:心灵,心境。
  • 修真诀:修炼成仙的方法。
  • 尘世:人间,世俗世界。
  • 悟道篇:领悟道义的篇章。
  • 浮生:人生,指人世间的生命。
  • 北邙山:古代著名的墓地。
  •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翻译

徒劳地在玉山前安葬,安葬后哪知灵魂已如蝉蜕般脱离。 应是灵魂归于神仙的洞府,不再有遗留的魂魄在阴间。 心灵已得到修炼成仙的秘诀,尘世中只留下领悟道义的篇章。 可叹人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木茂盛,象征着无尽的生死轮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灵魂与尘世的深刻思考。诗中,“虚劳营殡玉山前”一句,即已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无奈与超脱。通过“脱蝉”、“元神归洞府”等意象,诗人描绘了灵魂的升华与超脱,体现了道教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后两句则转向对尘世的反思,认为即使领悟了道义,尘世仍留有遗憾。结尾以北邙山下的草木茂盛,象征生死轮回的无常,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哲理的独到见解。

沈廷瑞

唐洪州高安人。沈彬子。有道术。性坦率,豪于觞咏,举动异俗。盛夏附火,严冬单衣,数十年不易。或林栖露宿,竟日不返,老而不衰。时人异之。约卒于宋初。 ► 4篇诗文

沈廷瑞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