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 吴融
鸿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抛来簪绂都如梦,泥著杯香不为愁。 晚树拂檐风脱翠,夜滩当户月和流。 自嗟不得从公去,共上仙家十二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丞:古代官名,指掌管刑法的官员。
  • 裴公:指裴度,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上洛:指前往京城长安。
  • 鸿:大雁。
  • 冥冥:高远不可见的地方。
  • 紫芝峰:山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 簪绂:古代官员的冠饰和印绶,代指官职。
  • 泥著:沾染,这里指沉浸。
  • 杯香:酒香。
  • 晚树:傍晚的树。
  • 风脱翠:风吹落树叶,使其失去翠绿色。
  • 夜滩:夜晚的河滩。
  • 当户:对着门户。
  • 月和流:月光与流水相映。
  • :叹息。
  • 仙家十二楼: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这里指高远的理想之地。

翻译

大雁在高空自由飞翔,紫芝峰下的秋天更加高远。 抛却了官职如同梦境,沉浸在酒香中不再感到忧愁。 傍晚的树下风吹落了翠绿的叶子,夜晚的河滩上月光明亮,流水潺潺。 我叹息自己不能随你一同离去,只能共同向往那仙境中的十二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诗中“鸿在冥冥已自由”描绘了大雁自由飞翔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抛来簪绂都如梦”一句,表明诗人对官职的放弃,视之为一场梦。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

吴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