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立公房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支遁: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以修行高深著称。
  • 深公:即深法师,东晋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僧人。
  • 买山:指支遁曾请求深公帮助他买山隐居,深公笑而不答。
  • 石岩趣:指山石间的自然趣味。
  • 苔涧:长满苔藓的山涧。
  • 萝轩:藤萝缠绕的轩廊。
  • 许玄度:东晋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翻译

支遁最初寻求修道之路,深公笑着不答买山之事。 何不享受这山石间的自然趣味,自在地走进户庭之间。 春日里苔藓覆盖的山涧水满,夜月下藤萝缠绕的轩廊静谧。 这样的景致能让许玄度般的隐士,吟咏而卧,忘却归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孟浩然在立公房宿留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支遁和深公的典故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诗中的“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表达。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