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非常者:非凡的人。
  • 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
  • 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鸿鹄,大雁和天鹅,是飞得又高又远的鸟。
  • 蹉跎:虚度光阴。
  • 书剑:指文武双全。
  • 边烽:边境的烽火,指边疆的战争。
  • 京国:京城,这里指长安。
  • 献凯:献上胜利的喜报。

翻译

我看那些非凡的人,都在眼前平庸无能。 你怀有远大的志向,却在书剑中虚度年华。 一旦听说边境有战事,万里之外也争先恐后。 我也将前往京城,何时能带着胜利的消息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送别陈七去西军时所作,表达了对陈七的期望和对边疆战事的关注。诗中,“非常者”与“碌碌”形成对比,突出了陈七的不凡。后两句写陈七听到边疆有战事,立刻奋不顾身,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报国之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对陈七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凯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