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七里滩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 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 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 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堂诫:指因堂屋地势倾斜,易致人伤亡,所以以此为喻,告诫人们不要坐在堂屋檐下,以防意外。这里指重视自身安全,不轻易冒险。
  • 向子:向子平,汉时人,喜爱游历自然山水。
  • 屈平: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谗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 严陵濑(lài):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因东汉严光(字子陵)曾在此隐居垂钓而得名。
  • 洄(huí):水流回旋。
  • 氛氲(yūn):形容云气浓郁。
  • 磴(dèng):石头台阶。

翻译

我谨记着垂堂的告诫,深知生命的宝贵,千金也不能轻视。因为喜爱山水之乐,所以多次泛舟出行。我追慕像向子平那样遨游五岳,也在三湘之地凭吊屈原。湖水经过洞庭湖变得开阔,江水流入新安江变得清澈。又听说严陵濑就在这湍急的水路中。这里山峦重叠数百里,沿着曲折的水流前行,别有一番趣味。山上的翠色相互交融,形成浓郁的云气,另有的水流纷乱地奔涌灌注。钓鱼的石矶平坦可供人坐下,长满苔藓的石级湿滑难以行走。猿猴在石下的潭水中饮水,鸟儿飞回太阳旁边的树上。我为这么晚才发现这里的奇景而遗憾,倚着船桨惋惜天色将晚。我挥手拨弄着潺潺的流水,从此要洗净尘世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纪行诗。诗中,孟浩然首先表达了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然后讲述了自己为欣赏山水之乐而多次泛舟的经历,以及对向子平和屈原的追思和凭吊,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洞庭湖、新安江、严陵濑等地的景色,如湖水的开阔、江水的清澈、山峦的重叠、翠色的浓郁、水流的奔涌等,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诗中对猿猴、鸟儿的描写,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处奇景的喜爱,遗憾自己来得太晚,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美好的自然景色洗净尘世的忧虑。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