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砚亭怀抱真先生

奉贵且凌贱,趋闱亦近情。 隶人严搜简,高士薄功名。 道学归无欲,翎毛画又生。 至今樵谷上,犹祭以兰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掷砚:扔掉砚台,象征放弃文墨生涯。
  • 奉贵且凌贱:尊重高贵者,轻视低贱者。
  • 趋闱:指进入宫廷或官府。
  • 隶人:指官吏。
  • 搜简:搜查和审查。
  • 高士:指品德高尚、不慕名利的人。
  • 薄功名:轻视功名。
  • 道学:指儒家学说。
  • 翎毛画又生:指画中的鸟羽栩栩如生,比喻艺术创作的生动。
  • 樵谷:指山林中的隐居之地。
  • 兰蘅:兰草和蘅芜,都是香草,这里指用来祭祀的香草。

翻译

尊重高贵者,轻视低贱者,进入宫廷也合乎情理。 官吏们严格搜查审查,而高士们则轻视功名。 儒家学说归于无欲,画中的鸟羽栩栩如生。 至今在山林隐居之地,人们仍用兰草和蘅芜来祭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奉贵且凌贱”与“高士薄功名”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世俗与高士生活的不同态度。诗中“道学归无欲”一句,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无欲。而“翎毛画又生”则以艺术创作的生动形象,比喻高士的精神世界。最后,“犹祭以兰蘅”一句,表达了人们对高士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