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梁

· 康海
直西湋川水,水暖有鱼游。 僮仆值农隙,揭梁湋川头。 压石作深溜,刺目避湔流。 欲辞饵钩急,反为曲薄留。 愿为梁上死,不作饵中收。 梁上死何惜,所畏饵中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湋川:河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僮仆:仆人。
  • 揭梁:此处指在河流上搭建的捕鱼设施。
  • 深溜:深水急流。
  • 刺目:此处指鱼儿为了躲避渔网而急忙游动,形容其动作迅速。
  • 湔流:急流。
  • 曲薄:弯曲的薄片,此处指捕鱼用的工具。
  • 饵钩:带有诱饵的鱼钩。
  • 梁上:指在捕鱼设施上。
  • 饵中羞:指被诱饵捕获的羞辱。

翻译

直向西流的湋川水,水温暖时鱼儿游。 仆人在农闲时,搭建捕鱼设施在湋川头。 压石形成深水急流,鱼儿急忙躲避急流。 想要逃离饵钩的急迫,反而被弯曲的捕鱼工具留住。 宁愿在捕鱼设施上死去,也不愿被诱饵捕获。 在捕鱼设施上死去有何可惜,所畏惧的是被诱饵捕获的羞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湋川中的鱼儿与捕鱼人的互动,表达了鱼儿宁愿选择自由死亡也不愿被捕获的决心。诗中“愿为梁上死,不作饵中收”一句,深刻反映了鱼儿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被捕的恐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鱼儿命运的描绘,隐喻了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抗。

康海

明陕西武功人,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与李梦阳等提倡文学复古,为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与王九思并称大家。正德间,因救李梦阳,往见太监刘瑾,梦阳因此得免。瑾败,竟坐其党落职。有《对山集》、《沜东乐府》、《中山狼》。 ► 2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