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邢修撰逊之
老瓮浮醅半犹冻,饮怀便欲吞云梦。
故人可奈公府忙,杯盘且与山僧共。
太郎小郎俱能诗,惹我翩然高兴动。
气含蔬笋汤惠休,语带烟霞李供奉。
充厨幸赐四方珍,买炭便□三月俸。
酒□巳命阿宣温,盘重须教阿舒捧。
家人窃笑惊且疑,今朝也作弥陀供。
谁识诗僧作俗流,十年道谊交情重。
参寥不负六一知,佛印偏同老坡閧。
数杵钟声催客归,踏雪长安马蹄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醅(pēi):未滤去糟的酒。
- 云梦:古代楚国的大泽,这里比喻酒量极大。
- 蔬笋:指素食,这里比喻清雅。
- 汤惠休:南朝宋诗人,这里指代诗人的风格。
- 李供奉:唐代诗人李白的别称,这里指代诗人的风格。
- 阿宣、阿舒:人名,可能是家中的仆人。
- 弥陀供:指佛教中的供养,这里比喻宴会的丰盛。
- 参寥:指参禅的僧人,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 六一: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 佛印:指佛教中的印契,这里比喻深厚的友谊。
- 老坡: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
- 閧(hòng):同“哄”,热闹。
翻译
老瓮中的酒半冻未解,饮之欲吞如云梦泽般广阔。 故人无奈公务繁忙,杯盘之间只能与山僧共享。 太郎和小郎都能作诗,激起了我翩翩的兴致。 他们的诗气含清雅如汤惠休,语言带烟霞似李供奉。 厨房里幸得四方珍馐,买炭便耗去三月俸禄。 酒已命阿宣温热,盘重须教阿舒捧持。 家人窃笑又惊疑,今朝竟作弥陀供养。 谁知这诗僧亦是俗流,十年道谊交情深厚。 参寥不辜负六一居士的知遇,佛印偏与老坡热闹相映。 数杵钟声催客归去,踏雪长安马蹄送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山僧共享酒食的场景,通过对比世俗与僧侣生活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厚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云梦”、“汤惠休”、“李供奉”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结尾的“踏雪长安马蹄送”则增添了一抹离别的哀愁,使全诗情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