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张家渡有怀文丞相

帆边渡口照红霞,丞相荒园在水厓。 积血故宫啼杜宇,一声残木立乌鸦。 歌传里巷留生气,恨入山川共日斜。 浮海半航沉玺后,不应南国问臣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或首相。
  • 水厓:水边。
  • 积血:指历史上战乱留下的血迹。
  • 故宫:指旧时的皇宫。
  • 杜宇:古代传说中的鸟,啼声悲切,常用来象征哀怨。
  • 残木:残破的树木。
  • 乌鸦:鸟类,常象征不祥或死亡。
  • 里巷:街巷,指民间。
  • 生气:生命力,活力。
  • 山川:指自然景观。
  • 日斜:太阳西下,比喻时光流逝或事物衰败。
  • 浮海:航海。
  • 沉玺:指皇帝的印章沉入水中,象征政权的丧失。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 臣家:指臣子的家族。

翻译

船边渡口映照着红霞,丞相的荒废园林坐落在水边。 古老的宫殿中积满了血迹,杜宇鸟在那里悲啼,一株残破的树木上,乌鸦孤独地站立。 歌声在街巷中流传,保留着生命的活力,恨意融入山川,与夕阳一同沉落。 在航海中,半数船只沉没,皇帝的印章也随之沉入海底,南方的国家不再询问臣子的家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渡口、荒园、故宫等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哀叹。诗中“积血故宫啼杜宇”一句,以杜宇的悲啼象征历史的哀怨,而“残木立乌鸦”则进一步以乌鸦象征死亡和不祥,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氛。后两句通过对“浮海半航沉玺”的描写,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政权的丧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的深情关怀。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

梁以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