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人从军

少年游侠胆通身,结发豪雄易水滨。一诺捐麋图报国,千金散尽学椎秦。 绝朔风清扬圣德,何物东奴犹叵测。一朝烽火照三韩,手拂欃枪气吞贼。 仗剑从军度远辽,新投主帅霍嫖姚。愿请长缨系虏丑,誓将结发绝天骄。 铁甲披寒关塞雪,宝刀照冷沙场月。雄阵谁论北府兵,盛名不数燉煌卒。 机头少妇莫牵衣,婿本猖狂幽并儿。此行落在英雄手,生不擒王死不归。 乡闾不葬封侯骨,塞草回青血成碧。丈夫所志在歼胡,紫绶黄金安足惜。 况凭马革主恩深,少年自许功名掷。君不见契丹入寇取排门,老死书生徒免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发:指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此时束发为髻,故称结发。
  • 捐麋:比喻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 椎秦:指刺杀秦始皇。
  • 绝朔:指边远之地。
  • 叵测:难以预测,不可测度。
  • 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部落联盟,这里泛指朝鲜半岛。
  • 欃枪:彗星的别称,比喻邪恶势力。
  • 霍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这里借指英勇的将领。
  • 长缨:长带子,比喻束缚敌人的工具。
  • 天骄:指匈奴,这里泛指外族敌人。
  • 北府兵:指东晋时期北府的精锐部队。
  • 燉煌卒:指敦煌的士兵,敦煌在古代是边防重镇。
  • 机头:指织布机旁。
  • 猖狂:这里指豪放不羁。
  • 幽并儿:指幽州和并州的勇士。
  • 封侯骨:指有封侯之相的骨格。
  • 紫绶黄金:指高官厚禄。
  • 马革:指战死沙场,用马皮包裹尸体。
  • 契丹: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曾建立辽朝。
  • 排门:指挨家挨户。

翻译

少年时就是游侠,胆量过人,成年后在易水边上豪情万丈。一旦承诺就如同牺牲自己,为了报国不惜一切,散尽家财学习刺杀秦始皇的壮举。

边远之地风清气正,彰显了圣德,但那些东方的奴隶仍然难以预测。一旦烽火照亮了朝鲜半岛,他便手持武器,气势如虹,要消灭邪恶势力。

他带着剑随军远赴辽东,新投靠的主帅如同霍去病一般英勇。他希望能用长带子束缚住敌人,发誓要消灭那些外族敌人。

在寒冷的关塞上,他穿着铁甲,在沙场上,宝刀映着冷月。他的雄壮阵容无人能及,盛名不下于敦煌的士兵。

织布机旁的少妇不要牵挂,你的丈夫本是幽州和并州的勇士,豪放不羁。这次出行,他落入了英雄的手中,生不能擒王,死不归。

家乡的人不会埋葬有封侯之相的骨格,塞外的草会因为他的血而更加青翠。大丈夫的志向在于消灭胡人,高官厚禄又何足惜。

何况他是以战死沙场为荣,少年时就自认为功名可掷。你没看见契丹入侵时,挨家挨户征兵,那些老死的书生只能免于服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少年游侠从军的壮志豪情。诗中,“结发豪雄”、“一诺捐麋”等词句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与忠诚,而“手拂欃枪气吞贼”、“誓将结发绝天骄”则进一步以豪迈的笔触勾勒出其不畏强敌、誓死报国的决心。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