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踪:遗留下来的踪迹或遗迹。
- 郭门:城门。
- 孤坟:孤零零的坟墓。
- 啼鸟:鸣叫的鸟。
翻译
春天的绿草绵延不绝,董永的遗迹就在城门附近。 几株柳树环绕着孤零零的坟墓,鸣叫的鸟儿并不靠近村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孝感县董永墓的景象,通过“春草绿不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遗踪近郭门”则点明了董永墓的地理位置。诗中“孤坟几株柳”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孤寂,而“啼鸟不依村”则进一步以鸟儿的远离来象征墓地的僻静与超脱尘世。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董永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梁朝钟
梁朝钟,字未央,号车匿。番禺人。幼孤,依舅氏霍子衡。倜傥不羁,豪气自举。好读书,善文词,喜谈论,性不能容人,虽尊贵亦不可屈。曾师事道独禅师,两广总督熊文灿延为子师。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明年中进士乙榜。清军入关,南明福王、唐王继立,徵之,均谢去。其后苏观生等于广州拥立绍武政权,授朝钟翰林院检讨,兼兵科给事中,寻授国子监祭酒,上疏拜辞,改授国子监司业。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十二月十五日,广州陷。十六日,朝钟从容整冠带,北面成礼,复拜家庙,屏家人,赴池水浅不能没,邻人救之。其仆继至,扶起于屋之东廊,覆之长被,少更苏。清兵入室,叱令薙发。朝钟大骂,被三刃而死,年四十四岁。族人以衣冠葬于其乡番禺员冈。有《辅法录》、《家礼补笺》、《日纪录》、《喻园集》。《明史》卷二七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均有传;另门人王鸣雷撰有《梁朝钟传》,黄佛颐撰有《明赠礼部尚书国子监司业谥文贞梁公朝钟传》,见《广东丛书·喻园集》卷首。梁朝钟诗,存于《喻园集》,书共四卷,前三卷为文,第四卷为诗。民国三十年《广东丛书》影印除氏南州楼藏顺治番禺员冈刻本,今以该丛书本为底本,校以选本《粤东诗海》所选诗。
► 105篇诗文
梁朝钟的其他作品
- 《 夜酌方圣羽于石巢诗以勉之 》 —— [ 明 ] 梁朝钟
- 《 初夏同韩犹龙入循州访刘乃运兄弟白隺峰峰为苏子瞻旧游地故人陈全人曾止此感赋 》 —— [ 明 ] 梁朝钟
- 《 同熊心开杨海门张莂公曾宅师刘观复入黄岩谒空和尚道开先寺寺石壁有吴道子镌观音像王伯安平宸濠纪功文 》 —— [ 明 ] 梁朝钟
- 《 上巳前十日微雪夜酌石巢示熊伯子桧仲子柏季子椿司马心开原籍蜀泸避乱寓楚三子两母一泸一蕲时生陟屺之叹诗以慰之 其一 》 —— [ 明 ] 梁朝钟
- 《 过兴都方仁植抚军中丞时护显陵宿重兵于郢闻予与熊三郎至遣骑相逆诗以投赠 》 —— [ 明 ] 梁朝钟
- 《 九日广陵薛浮阳酌予于永昌寺寺临大江有浮屠高百尺额庆陵手书不知先帝何缘南顾此刹固异数也 》 —— [ 明 ] 梁朝钟
- 《 咏梅寿何母 》 —— [ 明 ] 梁朝钟
- 《 忆檀溪 》 —— [ 明 ] 梁朝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