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寺舍利塔歌
杨孚故庐洛阳雪,松枝即是琼瑶树。
杨孚一去千百年,杨孚祠屋自朝暮。
祠屋高在秀山阳,秀山巍巍不易赴。
河南本是杨孚名,杨孚第宅是其故。
第宅今变为僧居,僧居从来僧不悟。
山林百亩佛殿开,中立一塔说幻寓。
塔上佛像中佛骨,骨名金沙亦无数。
金沙死骨能利人,活佛当时能普护。
普护外国不得知,中国有神亦屡屡。
杨孚生前世称贤,死后庙貌亦静素。
岂力不若佛力大,圣贤博施事难措。
虚无佛法那可窥,世事浮沉不相顾。
僧家寂寞要久长,白石泠泠结牢固。
白石出在端州旁,气抱星岩夜光注。
七层灯影玉一围,上逼诸天下凝冱。
利己利人僧不言,日掩禅关但挥麈。
有时放生倚石塔,白石玲珑通鸟语。
群鸟向塔塔欲动,似知不知如欲诉。
何如深潭一白鹅,或起或伏自风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孚:人名,可能是古代的一位贤人或官员。
- 洛阳雪:指洛阳的雪景,洛阳是古代中国的著名城市。
- 琼瑶树:比喻松树枝叶如琼瑶般美丽。
- 秀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河南:地名,指河南省。
- 僧居:僧人的住所,即寺庙。
- 幻寓:幻象,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金沙:此处指佛骨的一种美称。
- 普护:普遍保护。
- 静素:安静朴素。
- 博施:广泛施与。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 端州:地名,今广东肇庆市。
- 星岩:地名,位于广东肇庆,以岩石奇特著称。
- 凝冱:凝固,冻结。
- 挥麈:挥动拂尘,指僧人修行时的动作。
- 放生:佛教中的一种慈悲行为,释放生命。
- 玲珑:精巧细致。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
翻译
杨孚的故居在洛阳,雪后的松枝如同琼瑶般美丽。杨孚离开已经千百年,他的祠堂依旧在朝暮之间。祠堂位于秀山之阳,秀山巍峨难以攀登。河南因杨孚而得名,他的宅邸便是其故居。宅邸如今成了僧人的居所,僧人们却从未领悟。山林百亩,佛殿敞开,中间立着一座塔,象征着幻象的寓言。塔上的佛像中藏有佛骨,称为金沙,数量众多。金沙虽是死骨却能利益人,活佛当时能普遍保护。普遍保护的事迹在外国不得而知,在中国却屡见不鲜。杨孚生前被世人称为贤人,死后庙宇依旧安静朴素。难道他的力量不如佛力大,圣贤广泛施与的事难以实施。虚无的佛法难以窥探,世事浮沉无人顾及。僧人的生活寂寞而长久,白石清脆结实坚固。白石产自端州旁,夜间星岩的光芒照耀。七层塔上的灯影如玉环,高耸逼近天界,下方凝固。利己利人的事僧人不说,日间关闭禅门只挥动拂尘。有时在石塔旁放生,白石玲珑能通鸟语。群鸟朝向塔,塔似乎在动,仿佛知道又仿佛不知道,如同想要诉说。不如深潭中的一只白鹅,或起或伏,自在风雨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杨孚故居及其变迁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诗中,杨孚的形象与佛教的象征交织,表达了对贤人遗风的怀念以及对佛教哲理的沉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